残疾王爷站起来了

笑佳人

历史军事

宫里选秀,双腿有疾的惠王一身死气,秀女们避如蛇蝎。
只有姚黄蠢蠢欲动,偷瞥 ...

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AA+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

             

第49章

残疾王爷站起来了 by 笑佳人

2025-2-14 19:09

  从惠王爷的马车上下来时,姚黄就看到了南方的一片崇山峻岭,远远望去离此还有二十多里远,那便是灵山了。
  灵山离京城有两日半的车程,京城的达官贵人们基本没有那个闲功夫来灵山避暑,最多年轻尚武且未考取官身的勋贵子弟会骑马来这边短游二三日,或登高赏景或拉弓狩猎。
  但灵山其实是中原一带的名山,既有过帝王来此巡游祭祀的风光,又有佛道儒三家在此建寺立观设书院,因此时时有人慕名而来,游人多了,山脚四周便出现了一些百姓聚集的小镇,开开酒楼茶馆客栈,多多少少都比种地赚钱。
  灵山最雄伟壮丽值得一观的奇峰多在东、西两翼,名气最大的几家寺庙、道观、书院也基本都盖在东、南、西三侧,灵山山北反而是游人踏足最少之处,姚黄特意跟郭总管打听得十分详尽,然后将避暑的地点选在了灵山北麓的灵山镇,一图山北确实比南面更凉快,二图这里游人少更加清静。
  待车队距离灵山镇只剩两里地远时,灵山便成了一只横卧的巨大猛虎拦在路上,车马非得绕行上百里才能继续南下。
  远处是山,近处有低矮起伏的丘陵,亦有连绵平整的田地。
  姚黄靠在窗边,一边享受着马车带起的微风,一边津津有味地欣赏风景。
  又走了一段路,姚黄朝后面一个骑马的侍卫招招手。
  扮成镖师的布衣侍卫立即上前,恭声问:“王妃有何吩咐?”
  姚黄笑着看他:“你叫我什么?”
  侍卫麦黄的脸骤然一红:“属下,不,小的失言,还请夫人恕罪。”
  姚黄:“马上就要进镇子了,你再去交待一遍,让大家都牢记自己的身份,等会儿谁喊错了或是装得不像,我这里会扣他们的赏钱。”
  侍卫:“是,夫人。”
  姚黄:“顺便让青霭、飞泉过来见我。”
  侍卫领命,骑马先去了前头。
  第二辆马车上伺候王爷的飞泉最先赶过来,脚下不停跟着马车,仰着脖子朝窗里面的王妃赔笑:“您叫我?”
  姚黄笑盈盈地问他:“你叫我什么?”
  飞泉:“王——二嫂?”
  姚黄:“谁家喊嫂子还带姓的,再说我也不姓王。”
  飞泉额头冒汗:“您就饶了我吧,您放心,有外人在的时候奴婢绝对不会喊错,这会儿真算了,奴婢岂敢擅冒王爷的兄弟?”
  姚黄:“行,这是你说的,回头你跟青霭敢喊错,我叫二爷换了你们!”
  飞泉连连点头,稍顷“大堂哥”青霭来了,也是类似的求饶与保证。
  阿吉捉弄青霭:“等会儿我下车的时候,你记得过来扶我一把。”
  青霭一阵头大,最后一次恳求王妃:“能让阿吉扮作我们的妹妹吗?”
  姚黄:“咱们家这条件,放在县城是落魄,放在小镇上属于有钱的,你这样周正的相貌,又是廖郎中家的长子,阿吉不当你媳妇,你就等着媒人登门给你介绍更多小姑娘吧!”
  青霭:“……”
  怪谁呢,只能怪自己长得老成,如果他也有飞泉那样的嫩脸,就不用给人装夫君了。
  灵山镇外,一家之主廖郎中带着学徒张岳、王栋已经等候多时,要不是怕百姓怀疑,三人怎么也得迎出十里地去。就这,还有一些住得近的百姓摇着扇子坐在家门口好奇地望着他们三人,其他路过的百姓也会盯着镇上新来的郎中看一会儿,打打招呼。
  “老廖!”
  第一辆马车,高娘子笑眯眯地从车窗探出脑袋,很是满意地跟廖郎中夸道:“之前你说找了个小镇我还不高兴,没想到这边风景这么好,山清水秀的。哎,咱们的新房子在哪啊,离这里远不远?我这坐了半个多月的马车,实在是受够了!”
  青霭推开车门,文文静静地喊了声“爹”。
  家中确实有这个岁数的儿子的廖郎中装起来跟高娘子一样自然,摸着胡子问:“路上怎么样,你二弟身子如何?”
  青霭一脸愁容:“还是老样子,不爱说话也不爱露面,整天在车里闷着。”
  廖郎中叹气,跳坐在车辕上,指着前路道:“走吧,回家再说。”
  进出小镇的主路铺了石板,前日才下过一场雨,将路面冲刷得干干净净。姚黄透过帘缝往外瞧,看到一路伸着脖子打量车队的百姓,有已经认识廖郎中的,询问是不是家眷过来了,廖郎中道是,再介绍爽朗的妻子、稳重的长子给他们认识。
  阿吉凑在王妃身边,猜测道:“这些人肯定早跟廖郎中打听清楚了咱们一家的情况。”
  姚黄:“是啊,廖郎中一口气在镇上最贵的地段买了两栋大宅,小地方谁不稀奇。”
  两进的宅院放在镇上便是有钱人才住得起的大宅子,廖郎中过来时正赶上一户人家因为缺救命的药钱变卖房产,廖郎中买了这家的宅子,又花高价劝隔壁一家卖了宅子,旧家具贱卖给旁人,再写信让“家里”提前将老宅的好木件送来,里里外外该修的修该换的换,总能让微服的王爷王妃住得舒服。
  沿着北南向的主街走到第二个巷子口,前面出现了一条东西走向的小河,过桥后沿着南岸再往东走两户,到了。
  四辆马车陆续停下。
  青霭被迫来扶他媳妇“阿吉”,张岳与飞泉搭手推了惠王爷下车,这时姚黄已经下来了,便见南岸这边站了一排朝这边靠近打量的街坊,北岸那边也走出来很多人家,男女老少都有。
  姚黄大大方方地任他们看,然后走到自家二爷身后,推着他的轮椅进了属于夫妻俩的东院。
  廖郎中、高娘子、青霭飞泉阿吉几个指挥着张岳、王栋以及帮忙搬家的镖师们将装在箱笼里的行李一件件往两座宅子里搬,有热情的街坊想过来帮忙,被“镖师”不客气地赶走:“我们可是收了人家的工钱,提心吊胆地防了一路,万一这时候丢了东西,跟我们要我们冤枉,跟你要你赔吗?”
  街坊:“……”
  箱笼都抬进院子,镖师们与四辆马车功成身退,高娘子站在门口朝两岸的百姓挥挥手:“我们刚搬过来,先收拾收拾,闲下来再跟街坊们打招呼啊!”
  说完她跟阿吉分别关上一院的大门,顺理成章地隔绝了众人的视线。
  紧跟着,除了王爷王妃闲着,高娘子在西院厨房烧水准备午饭,剩下几个都先来东院帮忙。
  张岳、王栋负责把王爷的行囊箱笼往前院搬,青霭在里面铺床挂帐整理衣橱摆放瓷器茶具等等,廖郎中、飞泉负责把王妃的行囊箱笼搬往后院,阿吉在里面做一样的活儿。
  前院的东厢房做了待客的厅堂,姚黄与惠王爷就在这里等。
  姚黄坐了一路的马车,这会儿就想站着,推着惠王爷先在厅堂里逛了一圈,摸摸被擦拭得一尘不染的红木桌子,再看看脚下明显换过几处新石砖的地板,最后对着被人拆掉补好的门槛位置道:“二爷身边人才济济,一个郎中两个侍卫都能把买宅子的事办得这么妥当。”
  赵璲未予置评。
  看完厅堂,姚黄推着他去了对面用做书房的西厢,此行惠王爷带来两箱书一箱文房四宝,当真像个书生。
  正房那边正乱着,姚黄推着惠王爷拐进通往后院的一侧游廊,穿过敞开的木板门,姚黄忽觉眼前一亮。
  后院的庭院偏东方居然种了一棵成人腰粗的玉兰树,玉兰早过了花季,枝叶却浓绿茂盛亭亭如盖,树荫里摆了一张藤椅一个圆形的石桌,正适合在此纳凉。
  后院的东厢房做了厨房与库房,西厢房做了书房与暖阁,同样不设门槛。
  姚黄喊来刚搬完一个箱笼的廖郎中:“我瞧着这家似乎没有大改过?”
  廖郎中:“是,前屋主夫妻便是好风雅的,也非本地百姓,疑似来此修身养性,住了有七八年。我一提议愿出高价买房,商量好价钱他们便应了,想来早有了迁居他处的心思。”
  姚黄心想,她带惠王爷过来也是一种修身养性,可见这世上有很多困在原地便难解开心结的人。
  东西都搬好后,廖郎中、青霭离开了王妃的院子。
  高娘子那边的水烧好了,过来问王爷王妃是否现在沐浴。
  姚黄这边的三间上房,西屋做了浴室,里面摆着一个适合两人共浴的柏木桶。
  姚黄知道这一行人都很累,而她与王爷都要沐浴,分开洗的话就得多拎几趟水。
  叫高娘子去厨房继续做饭,姚黄瞅瞅轮椅上纹丝不动的惠王爷,脸上一热,小声问:“要不,我跟二爷用一个桶?”
  先在外面拿巾子擦擦,擦好了一起在桶里泡水解乏。
  赵璲看她一眼,问:“没来月事?”
  姚黄:“……没,我也不知道那时候为何疼了一下,可能快来了。”
  惠王爷似乎考虑了一番,这才同意共浴的事。
  姚黄叫阿吉去喊青霭提水。
  赵璲打量这间还没收拾好的浴室,等阿吉回来,吩咐道:“摆上屏风。”
  惠王爷很讲究,还从王府带了两张四幅的屏风来,凡是用在内室外人瞧不见的东西,夫妻俩仍用王府的那一套,可谓外表朴素,内里富贵。
  夫妻俩先在东屋等着,等阿吉摆好屏风,青霭也兑好了温水,姚黄再把惠王爷推过去。
  浴桶里温水装得半满,外面放了两只同样装了温水的桶,亦有三把坐凳。
  青霭非常熟悉王爷的沐浴方式,直接将一把坐凳、一桶温水、一张挂了干净巾子衣物的衣架放在了屏风另一侧。
  赵璲示意王妃将藤制轮椅推到屏风这侧,再道:“我擦洗便可,你去忙吧,没有吩咐不必过来。”
  姚黄看看轮椅,再看看那只大浴桶,明白王爷为何不想泡澡了。
  或许在前院青霭、飞泉能将王爷抬进浴桶,姚黄一个人真办不到,背一个大男人跟抬他是两回事。
  “那,王爷先洗,我去外面喝口茶。”
  不泡澡的话,姚黄何必豁出脸面大白天的在王爷面前宽衣解带?
  她退得飞快,转眼就从外面关上了门。
  等了一阵,惠王爷叫她了。
  推开门,姚黄看见惠王爷身穿白绫中衣坐在南边临窗的窄榻上,窄榻应该是为了方便主人更衣而设。
  姚黄跨进来,刚要去推惠王爷的轮椅,就听那人道:“关门,落闩。”
  脑海里轰的一声,姚黄难以置信地抬头望去。
  惠王爷不容商榷地回视过来。
  
上一页

热门书评

返回顶部
分享推广,薪火相传 杏吧VIP,尊荣体验